用移動互聯網思維,變革公司組織方式,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用移動協作工具,隨時隨地管理、執行、協作、分享
用隨辦,引領企業全面進入移動工作時代
隨辦:SOHO時代,工作就在手中
SOHO是什么?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即微辦公,家辦公。設想一下,如果人們以后都在家辦公,我們的辦公效率會打折嗎?隨辦,就是解決這個議題的。
做隨辦的時候,whatsApp都沒有呢
創始人于勝泳,一個老微軟人,2008年,他和團隊就開始研究起移動即時消息應用iUU,類似于“微信”,意思是“微軟人做的短信”。而之后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企業移動協作辦公軟件——隨辦,產品在硅谷受到頗高評價,在國內卻遇冷。老于說,“國內的VC看不懂我們的產品,因為那個時候連WhatsApp都還沒有?!?/span>
辦公協作是什么?是辦公社交嗎?在微軟用12億美金收購Yammer之后,忽然之間,國內出現了太多的山寨辦公社交,卻死得飛快。老于說,“公司內部的社交,叫老板掏錢,讓員工社交,這太不現實。”于是乎,要搞清楚在這個細分領域內,市場要的是什么?答案簡單而粗暴,“要to B。”
Slack在2014年2月推出,在B輪的時候被估值28億美金,一個用戶約為1萬美金,這明顯超越了to C產品的價值?!霸诿绹丝磥恚Y本市場里最值錢的莫過于to B的東西,實際上,從微軟、Orical到IBM都在從PC端往移動端上跑,而中國的VC則喜歡投to C, O2O之類。”
產品已做好,風口你來了嗎?
盡管認為移動辦公的爆發點還沒到,但是于勝泳已經開始蹲守,“我的預期是三年,三年后,所有的公司都會在移動端上管理公司。”
目前,隨辦共有13類功能。首先,我們來談談“微任務”模塊,在iPhone出現之前,所有的商務人士幾乎人手一部Blackberry,這部手機最大的功能就是push mail,即將郵件推送到手機上。而郵件,發展有40多年,仍然沒有退出舞臺。“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顛覆郵件,于是我們推出了微任務,”于勝泳表示。使用微任務,領導可以像發送郵件一樣,將任務抄送給每一位參與者,并且組建團隊,在這樣一個虛擬空間里,所有的成員都可以發言,分享;標記任務的進程(進行中或者已完成);驗收任務或者要求重辦;最后給予評價。
為什么從微軟跳出來做第三方軟件,于勝泳表示,在做to B軟件的時候,他必須時刻保持一種警惕心?!拔覀兊能浖粌H比微信更有針對性,并且更加私密,企業可以自己控制、設置權限、文件存儲,安全性很有保障?!?/span>
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功能,“微簽到”,適合那些彈性工作制的工種,如銷售、房產中介?!巴ㄟ^這個功能,老板就能知道你是在工作還是在睡覺?!蔽⒑灥娇梢宰寙T工基于地理位置簽到,并拍攝照片,方便老板進行遠程管理。
而“微會議”板塊,讓員工可以進行多重會議的參加和發言,無論語音還是圖片、文字形式,從而提高參會者的效率。最后,它還可以自動生成會議記錄。
而行政人員最苦惱的團隊建設問題,“微調查”板塊也可以一一收集信息。微調查幫助收集“大家最想去的地方?”“最好吃的盒飯評選”等等。
另外,隨辦還設置“微申請”、“微日歷”、“同事圈”等13個模塊。
隨辦的挑戰?
隨辦的特征在于,提供的不只是一款移動辦公軟件,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款軟件可以解決企業中存在的管理難題,例如老板不了解一線員工的實際工作狀況,只能靠中層部門經理轉達,員工積極性不高,也不容易發現人才;又如銷售天天在外面跑,老板很難掌握他們的真實動態;再如企業普遍面臨審批難的問題,員工把審批報告交上去,老板遲遲沒有動靜,只能被動等著。這些傳統的溝通方式中都存在著各種“時間差”和“溝通間隙”,從而降低了辦公效率。
通過隨辦,大多數的管理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企業能夠提升自我的執行力、將管理扁平化。
隨辦認為,自己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未來工作場景的虛擬化,當員工每天面對那么多的信息,林林總總,如何將這些復雜的、繁瑣的業務虛擬化、系統化,是企業面臨最大的難題。他們提出:化繁為簡,以不變應萬變,打破業務、部門之間的界限,按照任務去平鋪,以任務為導向。
目前,隨辦可以開始自己的推廣,在一些特大型企業的推廣效果還不錯,接下來,會向中小型企業鋪開。隨辦已經獲得IBM全球服務部五大“首先推薦的移動解決方案”,也被Apple中國評為“移動工作方式首選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