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動互聯網思維,變革公司組織方式,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用移動協作工具,隨時隨地管理、執行、協作、分享
用隨辦,引領企業全面進入移動工作時代
隨辦:創業者,你最需要的其實是輛自行車
創業者,最需要什么?
很多!資金、技術、市場、客戶,各種。但是最最需要的,其實是輛自行車!
自行車?
對,你沒看錯,確實需要一輛自行車。
這要從“蘋果教父”喬布斯說起。
在喬布斯生前為數不多的視頻資料中,他講到一個故事:小時候看了一篇文章,對比地球上不同物種的移動速度,熊、猩猩、浣熊、鳥類、魚類,當然還有人類。最后禿鷲贏了,人類排在倒數幾位。
這并不奇怪,論速度,人肯定沒有禿鷲快。但是,當人類騎上自行車之后,重新比賽,這次人類把禿鷲遠遠甩在了身后。
故事的轉折就在“自行車”。正是借助自行車,人類才能夠突破自身體質的極限,贏了禿鷲。這個故事給喬布斯留下深刻印象,受此啟發,他將電腦比喻為“大腦的自行車”。
喬布斯說:“人類如果沒有自行車就會成為相對低效的生物。蘋果作為工具制造商,制造的自行車(即電腦)將可以讓我們變得像禿鷹一樣高效?!?/span>
如今進入移動互聯時代,電腦已經普及,人們需要尋找新的“自行車”,占據優勢。如何找呢?
說到底,自行車是個工具,幫助我們做自身無法實現的事情。尋找自行車,就應想想哪些是我們無法實現,卻又渴望擁有的呢?
創業開頭難,人少數多,每個創業者都身兼數職,市場、銷售、研發、招聘……每個環節都用到你,此時你是不是特別想像千手觀音那樣,一人掌握千件事?
創業者幾乎都是披星戴月,恨不得24小時泡在公司里,可是你再拼,事情還得一件件辦,開會就不能寫報告,開銷售會時就不能開市場會。此時,你是不是特別想像孫悟空一樣有分身術?
創業公司最怕離間,上下不是一條心,可是像銷售這樣的外勤崗位,常年奔波在外,老板盯不好盯,防不能防的,心里打鼓也不好吭聲。此時,你是不是特別想把自己綁在這些員工身邊,走到哪兒跟到哪兒?
這些想法看上去天方夜譚,但是找對了“自行車”都是能夠實現的。倡導“移動時代工作方式”的隨辦,為企業提供的就是這樣一輛“自行車”。
用隨辦,你可以同時管理N多人,從中層領導,到一線員工,他們的一舉一動、所作所為,你一清二楚;
用隨辦,你可以同時跟蹤N件事,從市場到銷售,從研發到招聘,每項工作的進展,你一目了然,可以隨時介入、隨時糾偏。
用隨辦,你不必擔心分手乏術,也不用糾結時不我待,多件事情完全可以同步進行,你只需要輕輕滑動,切換一下手機界面。吃飯時間、坐車時間、等待時間,任何碎片時間都可以拿出手機,進入工作狀態。
你暢想的千手觀音、七十二變、分身術,其實都可以實現。這就是借助隨辦這輛“自行車”帶來的改變。
試想一下,當大家都在努力奔跑時,你已經騎上了自行車,風口輕松被你占了。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意識不到這一點,仍在絞盡腦汁地想,怎么調整步子、怎么更賣力地跑,等達到時,風已經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