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動互聯網思維,變革公司組織方式,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用移動協作工具,隨時隨地管理、執行、協作、分享
用隨辦,引領企業全面進入移動工作時代
互聯網+銀行,能否輕盈起舞?
近日,中國上市銀行相繼公布了上半年的成績單,這被稱為“近年來最難看的上市銀行半年報”。銀行業績增速與資產質量呈現“雙降”,利潤大幅下滑。
面對頹勢,中國傳統銀行開始放下身段,積極轉型爭搭互聯網金融快車。目前,五大國有銀行都已將互聯網金融提升至戰略地位。然而“觸網”之后,傳統銀行這頭大象能否輕盈起舞?
傳統銀行嘗試開展綜合服務
這是銀行一副常見的情景:之前客戶辦信用卡,往往在街邊,或者寫字樓里,填張表格交上去,接下來就是等著銀行通知去領卡了。這樣的銷售模式,由于流程不夠嚴格,填表即完成任務,信息準確性低,活卡率也低,客戶信息保密性也比較受影響。
在9月9日由清華x-lab(即清華大學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舉辦的“專業機構助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論壇上,對于突破傳統理念,天津銀行中小企業業務部總經理潘智博介紹了幾個方面的做法。
一方面是傳統銀行的間接融資?!霸谶@方面除了對于成長期、成熟期企業傳統支持以外,我們在突破方面把間接融資主要指銀行貸款,貸款服務直接延伸到我們的創業團隊?!?/span>
潘智博介紹,在直接融資方面的突破目前也在開展投行的業務,下一步也爭取在股權投資基金方面進行嘗試和突破,也能夠為創業團隊成長為公司,初創期、成長期道路上通過股權融資這種方式對于企業資金的支持。
第三個主要是綜合服務這方面。潘智博表示,天津銀行在一些開戶服務、咨詢服務,包括我們跟創業團隊也有過幾次接觸,大家在銀行知識,包括一些財務方面,包括一些管理方面可能今天這個體系也是能夠給大家提供更多這方面的資金和服務,所以銀行也力所能及從銀行的角度給大家提供綜合性的服務。
最后還有延伸性的服務就是撮合服務,創業的前提是知識、想法和需求能夠轉化為生產力?!皩嶋H我們天津銀行也非常樂意把我們創業團隊相關的項目,相關的想法進行宣傳,迅速把我們的項目轉化成生產力,為大家提供更延伸的支持?!迸酥遣┱f。
改變的前提是尊重現實
對于金字塔式管理存在的弊病,業內有人提出“把金字塔壓扁”,消除層級,打破領導與員工之間的界限。對于這樣的觀點,業界IT咨詢管理專家、企業移動協作辦公云平臺“隨辦”創始人于勝泳并不認同,“領導就是領導,這是中國的現實,是必須尊重的前提”。
基于這一認識,“隨辦”開發出企業內部的移動通訊錄“同事錄”,它保留了完整的公司組織架構,在這里你可以快速找到某個部門的某位員工,他的上司是誰、下屬有誰,一目了然。員工可以在管理員的監督下,在后臺編輯更新信息。因此,員工無需保存、更新同事的聯系方式,都可以在這里輕松找到。
“如果一家銀行有上萬名員工,把領導的所有信息,都完全曝光在員工面前,這是否合適?”對此于勝泳解釋稱,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設置權限,如哪些信息是可以公開的、哪些是必須達到一定級別才能看到的等等。
建立了同事錄,只是做到了將公司現有的組織結構虛擬化,仍然無法解決層級多、信息傳遞慢的問題。在于勝泳看來,當分工越來越細致時,協作的效率將成為關鍵因素,那么對于龐大的銀行系統而言,如何有效協作?
史玉柱與馬云曾經有過這樣的探討,他們一致認為:互聯網時代必定會對公司結構引起一場深刻的革命。未來公司就是一個強大、自由的平臺,很多小的team在上面跑,誰跑贏就成功了。
隨辦的“微任務”組建的就是這樣的team,它以任務驅動為核心,迅速搭建起任務小組。Team的成員可以來自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他們只是為了某一具體的任務臨時組織在一起,構成“虛擬團隊”。當任務結束時,他們快速解散,再集結其他同事,轉戰下一項任務。龐大的企業機體,就被分解為若干多個這樣并行的任務小組,通過這一方式就實現了跨層級、跨部門的快速協作。
當然,對于銀行系統而言,他們大多有充足的資金和實力自建IT系統,如產品支持系統、金融資訊系統、交易流程系統,等等。這些系統之間大多是孤立的,并沒有完全統一協調起來,而且這些系統主要面向的是桌面辦公,缺乏必備的移動端支撐。
“隨辦”開放出端口,將這些系統嫁接到隨辦上,這樣隨辦就成為了所有系統應用展現的移動窗口。用戶可以打開手機,就能夠隨時隨地進入上述系統,實現移動辦公的需求。來自這些系統的最新消息,也都可以匯總到隨辦上來。于勝泳介紹說,在“隨辦”上,基金經理可以將最新的消息及時通知客戶,并且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迅速聯系內部相關領域分析師,獲取內部報告,即時傳遞給客戶。
“把槍擦亮再上戰場”
移動時代,速度為先,那么對于傳統銀行來說,它們一般規模龐大,涉及人員眾多、層級復雜,就像一頭笨重的大象?!皞鹘y銀行轉型,首先應從內部組織管理入手,只有內部管理互聯網化了,才能快速響應外部瞬息萬變的商務環境?!庇趧儆救缡钦f。
實際上,為應對移動互聯網興起,銀行業的“指尖革命”已經出現。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不再新鮮,我們下載一個銀行APP,滑動手機就可以輕松完成轉賬、支付、理財等業務。
銀行傳統的大堂業務,也開始走出門外,完成從“坐商”到“走商”的轉變。銀行的工作人員走出去,拿著iPad為客戶進行風險測評、介紹在售產品。這相比較過去客戶必須跑到銀行大廳,看紙質產品說明書,或者盯著電子顯示屏看展示產品,已經便利多了,一來信息更新及時,方便演示;二來增強了交互與分享。
在于勝泳看來,這些改變都是“對外”的,“現在所做的都是面向客戶的,解決的是如何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但是如果銀行內部的管理跟不上,依然延續傳統的層層審批、層層控制的方式,即便有再多的客戶需求,內部的響應無法及時跟上,這個供應的鏈條仍然是不完整的?!?/span>
現在很多銀行開始實行移動發卡,客戶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就可以申請開辦信用卡業務。這大大縮減了客戶辦卡的流程,也吸引了更多的客戶前來辦卡。但是如果銀行內部的審核系統不到位,客戶還是無法快速收到信用卡,前期的努力實際上是在打折扣。
“把槍擦亮再上戰場,要想真正擁抱互聯網,除了對外的信息化,還應利用信息化的力量,變革內部的管理模式。只有內外兼修,才有可能完成向互聯網金融的轉型?!庇趧儆窘ㄗ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