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動互聯網思維,變革公司組織方式,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用移動協作工具,隨時隨地管理、執行、協作、分享
用隨辦,引領企業全面進入移動工作時代
真正懂管理的老板,往往只關心6個問題
管理是什么?
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那些最優秀的管理者,你覺得會得到多少種回答?
我們先看看度娘上的數據
搜索“管理”,得到的數據是1億條,這還是剔除重復結果之后的。
之所以能夠搜索出如此多的信息,原因只要一個:管理非常復雜。全世界非常優秀的商學院、咨詢公司都在幫助企業做好管理,抽象出無數個框架模型。但現實是,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始終是“兩層皮”,道理聽上去都懂,然而怎么做呢?復雜不是問題,落實才是關鍵。
作為領導者,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管理拆分開來,大致分為6個方面:人(工作量、效率)、事(任務、進展)時(計劃、日程)空(地點、軌跡)果(指標、結果)權(授權、審計)。
我們可以圍繞這6個方面,設計6道問題,這些問題是彼此相通的,反復多問會幫助你理清思路,不斷提升管理水準。
老板可能會詫異,自己居然不了解團隊成員手頭的工作。原因在于,領導習慣討論制定新任務,很少關注未完成或正在進行的。這就導致任務布置了很多,真正落地的有限,這其中的浪費和損失比沒有任務更大。了解了哪些任務正在進行或者已經超時,領導就會把握不同任務的優先級,確保布置的任務都能有始有終。
接著上面的問題,了解到員工手頭的工作之后,那么事情進展怎么樣了?出現了哪些問題,發現了哪些亮點,領導是需要一手掌握的,隨時跟蹤進展,確保支持到位,并從中觀察員工的能力、工作效率等。
時:“那個會議幾點開始”
作為老板每天要處理各種事情、會見不同的人,所以就特別希望能夠有個“小鬧鐘”的裝置,提醒我們幾點該做什么事情了,而不必自己每天還得想著記著,生怕遺忘了。
空:“外出的員工到底去了哪里”
員工外出,他們到了哪里、做了什么,這些老板其實是沒有底的,會有一種失控的感覺。能不能有一種類似GPS的裝置,能夠定位員工到了哪里,他們也能夠隨時匯報做了什么,需要哪些幫助等,這樣即使外出,也不至于失聯。
果:“公司這個月業績如何”
公司經營情況如何,一切用數據說話。員工的表現、產出如果都能以數據來表現,這樣的管理就能擺脫主觀的成見,老板也能通過數據,隨時了解公司的運轉狀況。
權:“你這樣行動領導同意了嗎”
老板擔心下屬的行動偏離了軌道,所以會有一個“授權”,行動之前需要得到我的許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批。這樣的審批如果不能立刻響應,就會拖延行動的節奏。因此與授權搭配,需要有一款“秒批”的工具,上層隨時能夠審批,并能夠圍繞審批隨時提問。
以上就是真正懂管理的領導該問什么的內容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