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動互聯網思維,變革公司組織方式,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用移動協作工具,隨時隨地管理、執行、協作、分享
用隨辦,引領企業全面進入移動工作時代
從前,在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里,生活著一群快樂的動物。有一天,森林之王選舉開始了,老虎與獅子爭得不可開交,它們都認為自己是森林里最威武、最有力量的,要求所有動物都拜它為王。往日的平靜被打破了,小動物們都在為站在哪一隊頭疼。
這時大象站了出來,慢吞吞地走到大家中間,老虎與獅子自覺地縮到了一旁,不敢再吭一聲,小動物們歡呼著簇擁到大象身邊,它們知道真正的森林之王就在這里!
如今,這則美麗的動畫故事真實地發生在了移動辦公市場。
2015年,中國移動辦公市場迎來“爆發之年”,創業大軍如潮水般涌來,連BAT巨頭也不甘心置身事外。阿里巴巴專為中小企業和團隊打造出釘釘,推出備受爭議的“DING”功能和免費電話業務,并投入10億元進行品牌推廣,廣告和優惠券鋪天蓋地般涌向市場。釘釘的用意很明確,就是從企業領域包抄微信。
騰訊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微信企業號,依靠微信龐大的用戶基礎,將功能向企業端延伸。最近更是有爆料,在騰訊內部的一次大會上,馬化騰發狠話稱要“像干掉來往一樣,干掉釘釘”,并稱“騰訊已經打算單獨做一個工作APP,組了100多人的團隊獨立開發,直接和釘釘競爭”。
阿里與騰訊之間磨刀霍霍,就像森林之王里的老虎與獅子,難分伯仲,仿佛都已經對移動辦公市場志在必得。甚至有評論認為,“國內移動辦公軟件市場已經進入‘三國演義’階段,這三國分別是:微信企業號、釘釘和其他移動辦公軟件廠商?!?/p>
不可否認,微信企業號與釘釘都背靠優渥的企業資源,這使得他們的產品在前期推廣時就能夠集各方優勢,迅速贏得市場關注。但是這是否意味著產品就能夠站得穩腳跟,別忘了騰訊也曾開發過微博、朋友網、搜索SOSO等后來被證明“失敗”的產品,而阿里傾全力開發的“來往”,如今連名字都沒保住。
對于微信企業號和釘釘,市場上也不乏反對的聲音:微信天然缺乏企業服務的基因,它在享受社交屬性帶來的用戶紅利時,也面臨著工作與生活如何區分的問題;釘釘靠免費電話補貼吸引客戶,但是如何留給工作狂型的管理者和熱愛生活的員工之間一些獨立的空間,完成客戶的留存,成為發展的瓶頸。
在移動辦公領域,誰才是真正的“森林之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回想一下,在工作中最常用、最流行的辦公軟件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微軟的Office套件,有辦公的地方就有Office。我們幾乎每臺電腦上都裝有文字處理的Word、電子報表的Excel、幻燈片的PPT等。微軟作為世界第一大軟件公司,除Office產品外,在局域網時代,其打造的Exchange郵件服務器、SharePoint門戶、Lync即時通訊工具等,也都已經成為國際大中型公司的標配。即便IBM收購了Lotus,但還是難以撼動微軟在辦公軟件市場一統江湖的位置。
最新披露的世界“財富500強”排名顯示,微軟以4130億美元市值位列第三,僅次于靠硬件起家的蘋果與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相比之下,阿里巴巴、騰訊與它顯然不是一個量級,更不用說新生的釘釘與微信企業號了。如果將阿里巴巴與騰訊比喻為獅子與老虎,微軟就是那頭大象。
移動時代,微軟成功向云端發展,打造出強大的高端云服務Office 365,其使用量與銷售額遠遠超過了Salesforce,這也間接證明了辦公軟件的市場遠超CRM。而在移動端,微軟由于固守Windows Phone,排斥iOS系統與Android系統的發展,導致在移動端只延續了PC端強勢的文檔編輯功能,并沒有將移動端與占絕對優勢的云端打通。
隨辦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短板。作為微軟Office 365戰略合作伙伴,隨辦充分發揮其移動端的優勢,成功與云端相通,用戶無需進行系統配置,就可以輕松訪問云端,這使得微軟頂尖的云端能力,能夠迅速釋放到移動端。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屏幕完成簽到、審批、派發任務、督辦、會議協同等操作,將復雜繁瑣的辦公場景輕量化、便捷化、趣味化。
微軟Office 365與隨辦聯手打造的“云+端”模式,已經成為現代化辦公方式的引領者,二者的聯合,也勢將捍衛微軟在移動辦公領域“森林之王”的位置。而隨辦,站在微軟這一巨頭的肩上,憑借其移動化的優勢,使微軟這頭大象更靈活、更機動。